深圳市信息工程协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选择字号【

第三方信息化监理服务为中小企业保驾护航

2008/9/4 16:55:00


发布时间:2008.09.04 09:23 来源:万方数据 作者:万方数据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中小企业提高竟争能力、促进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1. 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

 

 

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的中小企业已达到4200 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8%,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生产的商品占社会总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 50.2%。我国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增长率高于全国GDP的平均增长率,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达到1/3。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还很低,信息化的应用还得不到普及。在4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近68%的中小企业还没有使用计算机,真正建立独立网站的企业只有37%,实现ERP系统的就更少了。落后的信息化建设使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也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2. 信息化对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

 

 

(1) 信息化有利于信息的共享、及时传递和汇总,提高管理决策速度和质量。在信息化企业中,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数据经过科学加工后,能够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到管理者面前,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

 

 

(2 )信息化能够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集成到信息系统中来,体现出管理者的意愿,改进企业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企业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3 )企业信息化通过流程再造,能够有效地整合企业资源,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4 )企业信息化网络建设能够拓宽企业经营范围。中小企业建立自身的公司电子商务网站,让企业能够在互联网上拥有自己的信息发布、宣传、交易平台,可以与全世界范围的客户进行交流和交易,不仅提升了公司的企业形象、服务水平,还增强了企业开拓新市场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 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信息化对中小企业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信息化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如资金问题,信息化建设需要投人大量的资金购买计算机网络设备,支付信息化系统的开发费用,而中小企业资金不如大企业那么充足,从而导致信息化投人不足,硬件设备和软件相对比较落后,信息化发展缓慢。中小企业缺乏信息技术人才,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企业信息化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技术支持。由于得不到人才和技术的良好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实施前往往得不到充分的调研、论证及合理的规划;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信息化工程结束后的验收结果得不到保障。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就有可能导致信息化工程的失败。这样,不仅投人的大量资金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还破坏了企业业务的正常开展,因此,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承担了很大风险。

 

 

 

 

引入第三方信息化监理服务为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保驾护航

 

 

1.企业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内涵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依据信息产业部《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是指依法设立且具备相应资质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受业主单位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合同,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由一个独立于信息化技术产品生产、销售与系统集成行业之外的、有信息技术实力的、信誉较好的咨询机构提供的基于r专业评估、过程控制、系统评测和技术调研的系列服务。它贯穿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设计、施工、验收、维护等各个环节,对项目的投资、工期、质量、合同等多个目标进行严格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其最终目的就是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管,使工程的建设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降低工程风险。

 

 

2. 中小企业信息化监理的内容和作用

 

 

(1) 项目实施前监理。项目实施前,企业往往对信息化了解得不够清楚,或对信息化过程中将遇到的困难和阻力认识不足。监理方通过对企业的调研与沟通,明确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为企业提出合理的信息化期望值,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帮助企业选择先进、实用、与企业匹配度高、高性价比的信息集成系统。监理方需要对系统集成商进行考核,选择具备强大研发能力、服务能力、企业相关行业经验的承建商。监理方在充分考虑业主和承建商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协助双方制定责任明确、条款清晰、有利于项目顺利实施的合同,保证业主和承建商能够顺利地按时完成信息化项目。监理方在信息化项目实施前介人,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的风险。

 

 

(2 ) 项目实施中监理。监理方对信息化项目的每个阶段性目标进行监怪和控制,检查每个阶段是否按质、按时完成,资源成本的使用是否在接受范围内,若发现间题就要及时纠正。对双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冲突和矛盾进行调解,促使双方积极有效地配合,保障项目按时顺利完成。

 

 

(3 )项目实施后监理。项目实施后,监理方按照合同的要求,对项目进行全面地验收,查看、分析整个系统实施效果与计划目标是否吻合,对于达不到要求的,提出改进措施。项目实施结束后,监理方继续对信息化系统进行跟踪,确保系统使用效果符合预期设计。

[1] [2]  下一页

点击:2775




  [关闭]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