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信息工程协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选择字号【

IT企业多元化热潮的冷思考:多元化还是专业化

2003/5/29 17:41:00


最近有消息称,在完成从“legend”到“lenovo”的企业标识更换之后,联想将在未来几周内对其联想电脑旗下的子品牌进行重新包装,不仅要让“联想1+1”这个虽贡献巨大但已沦为家用电脑中间品牌的标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而“1+1”品牌下的天骄、天瑞、同禧、天麒、天麟等所有家用电脑子品牌也将被整合到“天骄”或另一个统一的品牌下。

 

据业内人士说,联想此举一方面是为联想在家用电脑领域推出全新、统一的品牌作准备工作,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梳理联想旗下的台式电脑、笔记本、服务器、移动通信、数码电子等各线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使新标识能更集中、畅通地统领这些子品牌。

 

10年前,联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家用电脑”这个概念,并以“联想1+1”的专业品牌形象、以每年100万台以上的销售量领军国内电脑市场,联想一度成了“专业的、值得信赖的电脑品牌”的代名词。但是,随着产品线的不断多元化,联想品牌的专业化形象也相应地削弱。因此,此次换标,就成为联想收缩品牌战线、提升企业产品专业化形象的大好机会。

 

像联想一样,中国很多优秀的企业都在或多或少地进行着多元化的努力,而几乎所有优秀公司的危机与衰亡都与公司的多元化扩张战略有关。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奇怪,做公司的目的无非是做大做强,而做大做强的出路只有两种:要么是专业化,比如诺基亚、微软、高通、甲骨文等;要么是多元化,如通用电气、三星电子、HP、苹果、大宇、海尔等。但是,对于一个渴望突破的企业来说,到底应选择多元化,还是坚持专业化道路?

 

在国内IT行业,即使是联想这样的行业领军企业,在对待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关系上也时刻保持警惕,以防一招不慎,影响企业的全局战略。实际上,无论是联想、戴尔,还是国内外其他成功的IT企业,在确定多元化还是专业化的问题上都有值得后来者借鉴的地方。

 

在多元化经营上,全球范围最成功的案例非GE莫属。这个以全球化、服务转型、六西格玛和电子商务等四大超业务战略闻名的庞然大物,依靠在公司层面成功建立起来的强调组织学习能力与创造性的核心竞争力,其高效的业务管理系统,可以做到所有的重大战略举措一经提出,一个月进入操作状态,一年见效,这种超强的核心竞争力成功地支撑了公司多业务的扩张和高速增长。虽然国内很多企业都在学GE,但大都是照猫画虎,真正能领悟GE核心竞争力产生的奥

 

妙并最终实现目标的企业,数量还是零。

 

也许三星电子能给国内IT企业带来更多的启示。成立于1969年的三星电子从显示器和芯片起家,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超薄液晶显示屏、CDMA手机、显示器以及录像机的生产商。数字多媒体,通讯、设备解决方案以及数字家电等4大网络事业部下,产品覆盖了电视机、手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DVD播放机、冰箱、MP3播放器、数码摄像机、激光打印机、空调等几乎全线家庭消费电子产品。如今,除了清华紫光、TCL、厦新等企业已经开始仿效三星电子,台湾的明基电通等也开始以这种事业部的形式开拓多元化产品市场。

 

在从多元化转向专业化方向上,诺基亚无疑是个最好的例子。1865年,诺基亚作为一个生产纸和纸浆的木材加工厂诞生;1917年,诺基亚通过合并成为橡胶、电缆与电器制造商;1967年,诺基亚通过并购成为横跨造纸、化学药品、橡胶与电缆等产业的全球化大集团。但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诺基亚开始了它从多元化转向专业化的道路,将当时还很小的移动通讯业务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来,并将自己的未来定位于移动通讯,开始收缩阵线,并成功地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成为移动通讯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同样,戴尔也是在基本完成了专业化之后,才开始进入多元化。由于采购和生产的高效率,自创建以来,戴尔公司在PC业务上已连续十几年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据 Gartnerr对2003年中国内地个人电脑市场的最新研究报告,戴尔会在今年中国市场上取得71.8%的超速增幅。目前,DELL在全球市场份额达到14.3%,但其过去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PC这一成熟的产业市场,而这一市场已不能继续维持戴尔的高速成长,自然要向其它产业扩张。正因为如此,打印机、掌上电脑、投影仪等产品早就出现在戴尔直销网站的首页上,服务器、存储系统、网络设备的产品图标已取代笔记本和台式机,摆在了首要位置。

 

由此可见,多元化并不是中国IT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惟一方向,专业化同样是一条诱人的光明大道。在现实的国情下,对于国内大部分IT企业来说,专注于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才是能真正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来源:北京现代商报

点击:1233




  [关闭]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