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信息工程协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

选择字号【

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推进和谐深圳建设

2006/5/31 9:58:00


李鸿忠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日益发展壮大。近年来,深圳不断加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力度,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和谐深圳建设。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田”和“排头兵”,市场经济发育较早,“两新”组织发展较快。目前全市“两新”组织已达50多万家,从业人员500 多万人。我们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两新”组织的健康发展,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和谐深圳至关重要。而要保证“两新”组织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两新”组织中的党建工作。

 

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有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党对整个社会的全面领导,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两新”组织由于其高度市场化和非公有性质特征,加之人员构成多样,利益关系复杂,党的领导和党的工作基础比党政机关与国有企事业单位要薄弱得多。因此,加强党对“两新”组织的领导十分迫切。我们把“两新”组织党的建设作为当务之急,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两新”组织中的覆盖面。目前,全市1897家符合组建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已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加上采用其他形式把分散的党员组织起来,现在纳入管理的“两新”组织党员达4.2万多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加强,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有效地在“两新”组织中得到宣传贯彻,大大提高了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调控力,进一步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推动了和谐深圳建设。

 

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有助于协调各方利益,解决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两新”组织由于发展迅猛以及本身固有的一些局限性,难免存在大量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这些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不消除,必将影响和谐深圳建设。我们注重把握公平、有序、安定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大力加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协调、监督、服务等作用。引导监督“两新”组织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主动顾及员工的利益;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切实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帮助员工协调解决劳动条件、劳动保障、工资待遇等方面的问题;发挥党组织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促进“两新”组织管理的民主化,从而较好地理顺了业主与员工的利益关系,使“两新”组织中的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解决,促进了“两新”组织的健康发展。

 

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有助于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我们通过不断加强“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在落实优惠政策、协调周边关系、维护“两新”组织合法权益上下功夫,为“两新”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大力开展思想道德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大力宣传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从业人员开展岗位竞赛、技能比武、献计献策、科技攻关等活动,激发从业人员的创造活力,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两新”组织的发展。目前深圳“两新”组织创造的增加值已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3。

 

 

我们始终把加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作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和有力举措,理直气壮、毫不动摇地抓紧抓好。同时,根据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理念、工作制度、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及活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创新工作理念,找准党建工作与“两新”组织发展的有机结合点。我们从“两新”组织的实际出发,改变以往就党建抓党建的做法,将工作定位在沟通政企关系、协调劳资关系、密切党群关系上,扎实推进“两新”组织的发展;将工作重点放在为员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上,真正成为员工中的政治核心;把工作重心放在为党员提供教育、管理和服务上,努力成为党员的力量源泉、活动之家、服务中心;着力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克服党的工作行政化倾向,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找准党的工作与“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发展要求、员工发展愿望的结合点,坚持求同存异,扬长避短,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开展工作。这些新的工作理念带来了党建工作的新变化,促进了“两新”组织的新发展,党的工作得到了“两新”组织业主和员工的普遍肯定。

 

创新工作制度,构建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针对“两新”组织的特点,我们先后制定了《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深圳经济特区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党组织工作暂行规定》、《关于加强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党组织和党员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强行业协会党建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非公有制领域党组织党费返还工作的通知》、《关于在全市各镇、街道和部分单位选配非在编专职组织员的通知》等20多个文件,从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党组织的组建、隶属关系,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党费收缴使用,党务工作力量配备等方面,提出了规范化的制度要求,很多基层党组织也在工作实践中建立了支部工作例会、党群联系会议、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员目标管理考核等制度,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1] [2]  下一页

点击:2517




  [关闭]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