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信息工程协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

选择字号【

印发广东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2007/6/13 10:09:00


 

  2.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有效机制。

 

  以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重点,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通过体制创新、结构调整、机制转换和制度创新,加快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提高科研院所自主创新能力。科研院所要加强与企业和地方合作,争取承担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任务,稳定一支精干、高水平的研究队伍,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基地。鼓励并积极推动科研院所采取产权分离重组、产权多元化等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科研院所内部二级经济实体可改制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科技型企业。

 

  3.加快产业技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在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的基础上,通过新增投入、整合原有科技资源,围绕支柱产业的产业需要,在特色和优势领域或者可能形成新特色新优势的领域,重点建设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工业研究院、数字媒体技术研究院、家电技术研究院、精密制造技术研究院、精细化工研究院、信息与通信技术研究院、激光与光电技术研究中心、IC设计中心、汽车设计与零部件中心、材料检测与评价中心、高性能超级计算中心等一批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或研究开发院。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政府引导,多方共建。重点做好整体规划,宏观引导,努力争取国家支持,使我省成为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布局的重要省份,与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匹配互动发展。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各方面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全省上下联动、政府和社会多方参与的格局。二是创新体制,资源共享。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资源共享为核心,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构建开放的公共研发机构;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要求,有效调控增量资源,整合激活存量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

 

  4.构建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的知识创新体系。

 

  以大学、科研院所为主要依托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开放式公共实验室和应用基础研究基地,重点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社会公益性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提供基础设施和环境。积极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加强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探索,加强和组织开展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形成一批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基础研究领域和世界前沿技术领域。加强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各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团队,为我省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长远智力支持。

 

  5.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

 

  一是发展为地方经济服务或以产业公共技术为目标的公共创新平台,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等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以专业中介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知识传播和技术扩散体系,包括各类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评估咨询机构、职业培训机构、科技信息中心等,形成组织网络化、服务社会化的创新服务网络,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推进技术性贸易壁垒咨询服务平台及计量标准体系平台建设,加强区域性农业、林业、水产试验中心及技术推广机构建设。二是加快推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专业镇创办技术创新中心,解决中小企业科研力量不足的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服务。支持发展行业技术创新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大学科技园等各类企业孵化器,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三是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科技园区与孵化器创新体系建设。国家级及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进行“二次创业”,通过“再造新机制、再造新环境、再造新特色”,向专业化、高集成、大基地方向发展。科技园区及孵化器应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新成果的充分利用,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四是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工作,促进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根据我省农业发展的特色和趋势,在健康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外向农业等不同农业类型建立一批示范区、创新中心、特色农业科技园区和健康基地,成为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和示范的窗口,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示范。

 

  6.加强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建设。

 

  本着“统一部署,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开放共享;市场导向,创新体制;政府主导,多方联动”的原则,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对现有科技条件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以省内的国家和部委级重点实验室、省公共实验室及重点实验室、大型科学仪器协作网和野外科学观测台站为基础,建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资源共享、持续创新的实验室体系共享平台;建立和完善一批标准文献库、标准专题数据库,支持有资质的分析测试与检测机构,构建省技术标准支撑和检测服务平台;构建若干个科技资源库,建立3~4个省实验动植物种质资源中心,建立有广东特色的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立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及交易网站;在公益性、基础性科学领域,按照行业特点整合集成规模化的主体数据库,建设3~4个主体科学数据库群;建立广东科技图书文献中心,逐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立一批新型科技开发研究院,搭建产业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建立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应用服务支撑系统、科普数字博物馆及科技信息服务网,建成全省网络科技环境平台。依托上述8个平台,集聚高素质科技人才,研发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为科技创新提供优质高效的科技资源和服务保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点击:19150




  [关闭]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