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信息工程协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

选择字号【

深圳市行业协会民间化改革及发展状况发布会实录

2006/12/26 16:24:00


 

记者:我是经济日报记者。两年前您介绍采访的时候,您说现在行业协会发展状况是20%发展得很好,资金充足、国际交流广泛,还有40%发展一般,基本维持行业协会运转。另外还有40%生存艰难。经过两年后,他们发展情况有没有改变?你觉得深圳市行业服务署发展作用令你满意吗?谢谢!

 

 

葛明:对,我曾经接受过您的采访。我们曾经有一个经过调研后对行业协会有一个基本判断。我认为到目前为止,考虑到新设行业协会的增量,这个判断还是比较客观的。我讲得20%是讲他们的整个行业代表性、作用发挥、生存发展状况以及公信力等等。从这个高标准要求来看,我觉得有20%现阶段发展是不错的。40%能够维持,而且能够正常开展活动。对一个民间化协会来说,能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40%的生存状况、活动、公信力、代表性恐怕比较参差,这块正是我们要通过改革发展,包括制定一些培育扶持政策和引入退出机制来解决这一部分协会的问题。

 

行业协会服务署成立两年多,我感觉首先我们对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工作意图方面,我们是尽了力,做了一些工作。表现在我们有一个比较好的工作理念,重服务、办事实、谋发展。这两年我们跟广大协会沟通交流,提供相应服务,我们感到协会发展空间非常广阔。政府还有许多事要做,还需要我们继续加大扶持的力度。

 

记者:我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以前我们民间化有分三步走,第二步是内部运作机制民间化。第二步目前的进展怎么样?您刚才讲到“一元制”的问题,04年我曾经采访了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内司委主任,他曾经讲广东省“一元制”是把主管单位改成指导单位。我们“一元制”是改成指导单位还是什么含义?或者干脆取消了这两个名称?谢谢!

 

葛明: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民间化改革方面确实是分三步走:第一,运作组织机构的民间化。这方面由于市委市政府的力度以及各方面的配合,这一步完成的比较顺利。201名在协会商会兼职的党政工作人员在规定时间按照规定要求完成退出。作为运作机制民间化。这一块我们感觉是一个过程,也不是一个很短时间可以完成。运作机制的民间化主要是解决运行的规范,有序的内部治理机制,包括形成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独立自主、规范有序、透明,这个要求比较高。从目前来看,相当多的协会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有一些做得非常好。作为从政府这个层面,我们也在加大指导这方面的力度,最近我们调研了关于行业协会法人治理建设的一个指导准则,作为指导准则就是要告诉行业协会要办好一个有公信力的、规范的行业协会都要求在哪些方面做到,作为一个指导性文件来指导行业协会。现在我们想通过一两年的努力,希望有更多的这方面的协会在运作机制民间化方面做得更好。比如今天参加会议的像钟表行业协会,他们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有成效。同时我们第三步就是要通过三到五年时间,培育一批有影响、有公信力的品牌协会,通过政府的推动、通过协会自身努力来努力达到。

 

关于“一元化”的问题,按照省委省政府规定的精神,市委将会作出一项重要的决策。它的具体有关体制和架构,我想在29号的会议上将会作出一个比较明确的说法。

 

郭军:我们可以给在座行业协会商会秘书长、会长们一点时间,有没有记者对在座行业协会、商会提问。

 

记者:我是南方都市报记者。刚才葛署长提到行业协会退出机制。民间组织运作在管理方面没有了政府统一管理,据我们了解这些协会商会也有收取会费、搞一些活动的圈钱行为,这样一些行为如何去规范?还有行业协会是不是也应该存在一种优胜劣汰,这种优胜劣汰自发形成还是政府指导。

 

葛明:关于行业协会综合评价的问题。我们对他们的行为规范、监督,这也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会协会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更多的是要按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开展活动。政府在这方面可以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指导性文件,通过综合评价的方式。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会员对协会的满意度、社会对行业协会的评价、政府相关部门对行业协会运作的评价等等,这样来对行业协会进行一个综合评价。在这方面我们做过一些尝试,通过这种尝试我们觉得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作用。一个是从社会层面,从公众层面我们可以对协会有一个评价。从协会的层面,通过这种对她的评价,她自我约束和规范的意识增强。在协会运作当中发展不平衡,确实有一些运作方面不够规范,甚至有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出现,问题就在于我们怎样依法的对这些违规和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不要让它影响行业协会的声誉,也不要让它危害社会的公共秩序。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加大力度。

 

郭军: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上一页  [1] [2] [3] [4] 

点击:5043




  [关闭]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