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信息工程协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选择字号【

IT运维的三个故事

2008/9/5 11:33:00


 

十年差距

 

  当然,这段海外学习经历,也让刘云川看到了国内外银行业之间的差距。

 

  当时,国内银行业还没有开始大集中建设,每家银行的各个地方分行都单独建设和维护自己的核心业务系统,都各自配备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

 

  在运行维护方面,据刘云川介绍,中国银行业当时用的调制调解器,基本上都无法对这些设备进行网管控制。

 

  对故障的解决,当时完全依靠运行维护部门的工程师的上门服务。不管问题大小,工程师都要来回去现场解决。遇到一些技术难度大的问题,如果工程师的水平高,处理起来就快;如果水平低,甚至花上几个小时,可能也解决不了。

 

  刘云川回忆说:“如果比较起来,现在国内银行业的IT运行维护管理水平,有点接近国外80年代末90年代初银行业的水平,现在银行IT结构上都采用了大集中模式。尽管从硬件设备上来看,国内银行不比别人差,甚至还有些领先,但IT运维管理还没达到国外当时的水平,尤其是呼叫中心、客户服务方面。”

 

  目前,以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为代表的四大国有银行,以及中小型全国性商业银行,都已经建立了大集中模式的IT核心业务系统,其IT运行维护也都采用了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模式。最近两年,中国的银行业,开始着手探索基于大集中模式的运行维护管理方法,如引入ITIL。

 

  差距不仅仅是IT运维

 

  实际上,国内外银行业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IT运行维护上,在IT应用程度、所有制形式、业务运作模式以及配套的社会监管和法律环境方面,两者也大不相同。

 

  刘云川为笔者举了个例子。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国外银行已经能够根据每个信用卡客户的日常消费记录情况,得出该客户的消费行为规律。当某个用户的消费行为发生突变时,比如某次消费突然大幅度超出该客户的日常消费行为规律时,系统就会及时报警,银行由此可以善意地提醒客户,如“信用卡是否被盗”等,总之,银行替客户看护他的钱。

 

  除此之外,由于不少国外银行都是上市企业,因此监管部门对银行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监管机制和监管方法。

 

  [国内·银行] 银行步入集中式运维

 

  仅从风险管理角度来看,大集中增加了作弊的技术难度。大集中之后,几十人的规模扩展到了上百人甚至几百人的团队,因此集中式运维也面临诸多挑战。目前,工商银行等开始引入ITIL,用流程驱动方法进行管理。

 

  据刘刘云川介绍,八、九十年代,国内银行业的IT系统和运行维护都是分散式结构,每家银行的各个地方分行都单独建设和维护自己的核心业务系统,并各自配备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这种分散式结构存在诸多问题。

 

  从投资角度来看,每年银行的每个分行都要投资IT系统建设,所有投资加起来是一个庞大的数目,而且造成重复投资现象。

 

  从运营成本来看,每个分行的IT系统都需要一个后台支持系统,每个分行都有数据中心,还需要双机运行,要保证7×24小时运行,并加上开发用机,各种空调、设备、人力等都要跟上。

 

  从人力支持角度来看,每个分行都需要一定数量的技术专家来进行系统开发和维护支持,全行几千人还不够用,形成庞大的人力成本。

 

  除此之外,还有运维风险、投资风险、道德风险等金融风险问题。

 

  在分散式结构下,尽管总行对每个分行具有管理权限,但每个分行的核心业务系统仍然归分行管理,分行对业务数据具有完全自主的修改能力,这样情况下,总行难以真正掌握分行的真实业务情况。

 

  过去,银行内曾经有一句笑话:利润是做出来的。以前各分行都是自己管自己,因此作弊的可能性比较大。

 

  刘云川曾经亲身经历过一件“查帐”事件。当时某地分行新任行长在上任之前,强烈要求总行派人先查一下账,以便了解清楚该分行的家底。尽管该行报上去的数据是小有赢利,但结果让人吃惊,竟然巨亏额损。

 

  在分散结构下,除了总行对分行的管理上存在风险问题,在分行内部也存在内部员工作案风险。

 

  银行业IT部门有一条规定:开发、后台运行维护和前台应用维护必须严格分工;开发人员不能参与后台运行和前台维护业务,负责后台系统维护的人可以参与开发前期方案设计,但不能参与开发编程工作。如果开发人员参与后台运行和前台维护,就有盗用客户的账号和密码、内部作案的机会。

 

  在分散结构下,维持一个地市级分行IT部门的系统运行、开发和维护,至少要有几十个人,为了节约成本,经常会有IT人员身兼“系统运行、开发、前台维护”数职的情况,这样就容易出漏洞。

 

整体引入大集中战略

 

  90年代中、后期,为解决分布式管理存在的诸多弊端,国内银行业开始考虑引入国外大集中模式。

 

  刘云川表示,大集中之后,仅从风险管理角度来看,它增加了作弊的技术难度,由于维护归总行管理,不归各省自己管,分行事后修改数据的可能性比较小。

 

  尤其是,银行业整体上市战略的考虑,使得大集中建设势在必行。因为上市公司需要出具年报、季报、月报,这些数据都需要系统来出具。如果数据不准,造成的信息披露有问题,那么“一把手”就要承担责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点击:4412




  [关闭]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