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信息工程协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选择字号【

王名:中国第三部门之路

2006/2/8 10:37:00


 

中国NGO的自主性

 

《21世纪》:中国NGO能从西方类似组织的发展中得到什么借鉴?

 

王名:不能简单认为中国的NGO是国外移植过来的,中国本土民众的创造还是非常强的,在中国本土的社区层面,我们看到很多农民专业协会都是本土自发成立的。外部资源,特别是来自境外NGO的资源,对中国NGO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它们提供了一定的资源,以及运营和管理的模式,还有公益精神。但对现在本土的NGO来说,重要的往往不是如何学习外国NGO的问题,而是如何面对和解决它所在的社区和领域的现实问题,有很多问题很迫切,涉及资金、技术、能力的问题。

 

《21世纪》:你对中国NGO目前的自主性如何看待?中国NGO的发展和建立独立自主公民社会应当是什么关系?

 

王名:NGO的自主性在有些方面有所表现,如环保和艾滋病等领域比较活跃,都是独立于政府开展活动的。但整体来看还很难评价说,近年以来NGO的自主性有所增强。只是通过一些事件,NGO的社会影响力增大了,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也有所增强。

 

从总体看,中国的第三部门在觉醒和活跃起来,但第三部门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很难说何时会形成一个独立自主的,或像一些学者说的分庭抗礼的第三部门。实际很重要的是,中国的NGO是否能解决我们面临的这些很多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如社会利益集团的整合、意愿的表达、各种社会矛盾的化解等。

 

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可能是比其能否独立自主更严峻的问题。只有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在社会形成良好空间,促进每个NGO公益性功能和能力的发挥。NGO最核心的功能是公益,应当有效动员公益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影响社会,特别是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作用。

 

转摘自深圳行业协会服务署网站

上一页  [1] [2] 

点击:2112




  [关闭]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