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信息工程协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选择字号【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探索

2003/5/29 17:47:00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层次可分为企业层(企业资源计划)、单元层(制造执行系统)和控制层(设备控制系统)。

 

每个管理层次的信息都要准确及时地描述以下4个问题:计划做什么?需要什么(资源、时间和地点)?已经具备了什么?怎样解决所缺少的资源和条件?

 

这几个问题,初看似乎很简单,但要做到准确及时却非一件容易的事。应该特别指出,借助制造执行系统和工作地信息化,采集正确的工况数据极其重要,基础数据(例如:工时、加工进度、工夹具需求等)不准确,再好的软件也不能够为企业创造效益,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需要强调的是,工作地(机床加工、装配、物料配送等)信息化是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的普及,有了很大进展。

 

例如,新一代的加工中心,不仅实现了加工过程和刀具交换的自动化,还配备了计算机、手机、数码相机,能够实现语音、图形、视像和文本的通信功能,及时反映工作地的状态。

 

新一代的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具有规划、统计、分析、浏览等功能,还应该具有业务对业务的交互功能,使得有可能实现在网上进行实时采购、在线客户服务、实时库存控制和运输管理。因此,管理信息化的实质是企业内联网和外联网上的信息流管理。

 

在内联网和外联网的基础上,就有可能把分散在不同地域的、具有各自优势的企业组成网络制造联盟。这种生产组织模式是制造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张曙, 1932年生,江苏如皋人。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床与工具专业,获机械工程师资格。现任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生产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制造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如皋市人民政府顾问,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0余所高等院校的兼职教授。

 

来源:赛迪网

上一页  [1] [2] 

点击:2639




  [关闭]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