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信息工程协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

选择字号【

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推进和谐深圳建设

2006/5/31 9:58:00


 

创新管理模式,建立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的组织管理网络。“两新”组织类型多、分布广、规模不等、情况千差万别。加强这一领域的党建工作,必须健全组织体系、完善管理架构、明确工作责任。早在1995年,我市就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两新”组织统管党委——市总商会民营企业党委; 2003年又成立市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作为市委派出机构统一领导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同时在全市6个区和全部51个街道成立了民营组织党(工)委,构建了市、区、街道三级归口管理体系,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针对“两新”组织党员的特点,我们在坚持和完善“单位管理”这一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按照条块结合、体内与体外结合、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结合的思路,探索实行了6种党组织组建和党员管理模式。一是单位管理。凡符合组建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都单独组建党组织,实行单位管理。目前全市符合组建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已全部建立党组织。二是属地管理。对因党员人数不足3名不能单独组建党组织的“两新”组织,按照属地就近或业务相近的原则,联合组建党组织,把分散在各单位的党员纳入管理范围。全市共成立联合党组织550个,覆盖“两新”组织近5000家。三是行业管理。对行业特点明显的新社会组织,依托行业协会等建立党组织,实行行业管理。先后成立了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党委、市律师协会党委、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党委、市民营医院联合党委、市行业协会联合党委等。四是挂靠管理。在市、区人事(劳动)服务机构成立党组织,对人事档案在这些机构挂靠的党员实行挂靠管理。仅市人才服务中心流动党员党委属下就成立了190个党支部。五是社区管理。在街道和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对零星分散的流动党员实行社区管理。全市51个街道共成立社区流动党员党组织320个。六是双重管理。依托党员流出地驻深机构成立党组织,由我市基层党组织和流出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实行双重管理。通过创新组建和管理模式,形成了立体式、全覆盖的党员管理网络,使我市 “两新”组织中有组织关系及确认身份的党员全部纳入党组织的管理范围。

 

创新运行机制,形成多种形式的党建工作队伍。在发挥现有党务人员积极作用的前提下,我们充分挖掘和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充实“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队伍。改进党务干部的选配方式,突破单位、地域、体制的限制,通过在全社会范围内公开招聘等方式,多渠道延揽人才,使一大批年纪轻、素质高、有活力的优秀人才走上党务工作岗位。尊重和利用市场规则,引进竞争机制,开展支部书记竞争上岗、党委班子直接选举等工作,选好配强领导班子。针对“两新”领域党的骨干力量要求高、保障少的问题,采取制度性、政策性措施,努力为党务干部提供时间、经费及其他物质条件的保障。为解决“两新”组织领域党的工作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我们改变党的工作单纯依靠专职党务干部唱“独角戏”的状况,创造性地组建了“三员”队伍,即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二线”人员(调研员、巡视员等)为主体的党的工作指导员队伍、以青壮年待岗人员为主体的非在编专职组织员队伍、以离退休老党员为主体的党的工作联系员队伍,深入“两新”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形成了专兼职结合、老中青结合、机关社区结合的党建工作队伍。同时,还建立了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为主体的党的工作助手队伍,积极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党建带团建、党团共建”等活动,做到党组织和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机构同步设置,工作互相支持,形成了党群共建、良性互动、资源共享的良好工作格局。

 

创新工作方法,形成以服务促党建的工作思路。在活动方式上,坚持“业余、小型、分散,灵活、务实、高效”的原则,做到党的工作和生产经营两不误。各基层党组织从实际出发,围绕生产经营目标,采取开短会、个别谈心以及知识竞赛、观摩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活动,通过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方式,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党员在广大员工中的影响力。

 

在党员教育上,实行分类施教,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业主党员,要求他们带头守法经营,处理好劳资关系,严格遵守党章,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对管理层党员,要求他们加强同业主的联系和沟通,积极反映民意,发挥好监督作用。对一般员工党员,要求他们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和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员工为搞好生产经营做贡献。

 

在党员管理上,针对“两新”组织党员分散、流动的特点,研究开发并推广应用“共产党员IC卡”,党员凭卡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建立“党务管理信息系统”,开设专门的“党建网站”,开通“党员管理窗”、“建议箱”和“党员谈心室”等信息平台,为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沟通提供便利。依托街道社区党组织建立“党员管理服务中心”,对党员实行开放式管理。对有困难的党员,通过组建“党员志愿者”、“党员义工队”,建立“党员互助基金”,结成“帮扶对子”等方式,积极探索开展党内互助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重视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2005年市第四次党代会上有5名“两新”组织业主党员当选为党代表。

在工作条件保障上,针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资源不足的问题,逐步加大投入,实行党费全额返还制度,基层党建经费向“两新”领域倾斜,并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近两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和使用6000多万元,在全市各街道建立以服务“两新”组织党员为主的“流动党员之家”197个,总面积超过2.4万平方米,藏书50万册,电教设备300多套。工作方式上的创新,更好地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有效地增强了党组织的号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不少“两新”组织从业人员纷纷要求加入党组织,仅去年,全市就收到这方面的入党申请书2500多份,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500多名,发展新党员600多名。

 

 

(作者:中共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

上一页  [1] [2] 

点击:2519




  [关闭]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