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信息工程协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

选择字号【

印发广东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2007/6/13 10:09:00


 

  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一)人才创业和产业创新领军人才发展计划。大力扶持人才创业创新,建立健全相关的人才创业扶持政策,对创办科技企业的人才,在工商注册、税收、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政府根据人才创业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资金或项目扶持。发展和完善各类创业园区建设,积极吸引海内外科技人才来粤创业。加快推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以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加大创新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重点产业自主创新水平。大力吸引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落户广东,主动与其核心研发人才加强联络,必要时提供相应服务,力求稳定和留住一批优秀的核心研发人才。

 

  (二)重点学科带头人和人才团队发展计划。根据重点学科发展的要求,加快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培养。通过科技项目实施,带动和促进重点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人才团体的成长。顺应科技创新的跨学科趋势,加快人才培养结构的改革,鼓励科技研发的跨学科合作,推动人才跨学科流动和跨学科学术交流,加快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成长。积极参与全球人才竞争,大力引进国际顶尖的优秀科技人才,形成境外研究人员聘用机制。加快培养一支面向全球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三)“科技人才基地”发展计划。在继续抓好广州和深圳2个“科技人才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科技人才基地建设,从目前的以科技园区办基地模式,向以大型科技企业办基地模式拓展。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不断改善条件,营造良好环境,努力提高聚才效应。

 

  五、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工程

 

  (一)火炬计划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国家、地方和行业的科技攻关计划、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成果及其他科研成果为依托,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形成特色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再造新机制、再造新环境、再造新特色,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向专业化、高集成、大基地方向发展,推动高新技术园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二次创业”。组织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申报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二)星火计划与星火技术产业带。以区域性支柱产业为基础,以提升区域农业科技和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实施星火计划为抓手,以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农业优势产业为对象,加大先进适用农业科技及成果推广应用力度,建设星火技术产业带,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技支撑。

 

  (三)专业镇及城镇化技术创新。省市联动,共同推进专业镇技术创新,以建设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平台为重点,支撑和促进产业集群,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同时,在不同区域选择若干小城镇,集成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开展试验示范,提高城镇化科技水平。

 

  (四)地方科技能力建设与科技富民强县工程。提高地方科技服务能力;整合地方科技资源,做强做大地方支柱产业,壮大县域经济。

 

  (五)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结合区域行业(产业)特色,组织由技术支持方、推广方和实施方组成的推广团队,重点对科技创新计划产生的先进实用的共性技术或社会公益类技术成果进行示范、推广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行业(或产业)和区域技术发展水平。

 

  (六)民营科技园。围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公共资源共享,提高企业专业化协作水平,培育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促进以中小民营科技企业集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健康发展。重点支持省级民营科技园,促进民营科技园成为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特色产业集群和产学研合作示范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六、区域与国际科技合作工程

 

  (一)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组建泛珠三角地区科技合作平台,实施泛珠三角地区科技资源共享行动、合作组建科技组群行动、联合创新科技行动、科技人才培养行动等4大科技行动。

 

  (二)实施重点合作创新计划。启动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重大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行动,提高国际合作项目层次、水平和规模。

 

  七、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工程

 

  (一)通过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区)设立地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通过国家、省、市、县联动,支持一批有技术优势和竞争力的企业尽快成长。

 

  (二)重点在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区域建设一批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机构,降低中小企业发展的技术门槛。

 

  八、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建设工程

 

  深入开展软科学研究和战略规划研究,提高科技发展宏观管理与科学决策水平。重点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建设科技强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经济、社会、科技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开展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决策咨询服务。加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研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九、知识共享工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点击:19160




  [关闭]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