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信息工程协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

选择字号【

印发广东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2007/6/13 10:09:00


 

  六、公共安全技术

 

  前沿技术16: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重点内容:研发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识别算法和相应的芯片产品,建立相关的行业技术标准。克服实际量子系统中对量子相干性的干扰破坏的技术;有效的量子受控门和量子逻辑网络的设计;量子密码的实用技术研究;生物特征提取、匹配和分类算法的研究;生物特征数据库管理技术的研究;实时生物特征处理技术研究;数字识别与生物识别的集成技术研究等。

 

  前沿技术17:信息安全技术

 

  重点内容:(1)密码理论与技术:基于数学的密码理论与技术和非数学的密码理论与技术。(2)安全协议的研究:安全协议的安全性分析方法研究和各种实用安全协议的设计与分析研究。(3)安全体系结构理论与技术:安全体系模型的建立及其形式化描述与分析,安全策略和机制的研究,检验和评估系统安全性的科学方法和准则的建立,符合这些模型、策略和准则的系统的研制。(4)信息对抗理论与技术:黑客防范体系,信息伪装理论与技术,信息分析与监控,入侵检测原理与技术,反击方法,应急响应系统,计算机病毒,人工免疫系统在反病毒和抗入侵系统中的应用等。(5)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分析,网络安全产品的研发等。

 

  前沿技术18:有害生物防控技术

 

  重点内容:针对严重危害我省的生物物种,研究其危害的特点、发生规律和抗药性产生机理,建立疫情预警、监测技术体系,在研究有害生物和区域其他生物群落之间互作关系和演变规律的基础上,建立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并进行应用示范。

 

  前沿技术19:非传统环境污染防控技术

 

  重点内容:针对日益严重的非传统污染危害,高度重视对其危害的特点、方式、种类及应对措施的深入研究,进一步加强对建立由非传统环境污染引起的生态与健康风险预警防范机制的研究。

 

 

 

附件3:

 

十项重点科技工程

 

  一、知识创新工程

 

  通过省自然科学基金,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和联合攻关,形成一批优势学科;在有优势和特色的基础研究和世界前沿技术领域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带动或形成新的产业群体;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团队,促进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必须坚持学科发展与重大任务相结合、自由探索与需求牵引相结合、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国家目标与地方目标相结合、科学发展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等5项原则。

 

  二、关键领域重点突破工程

 

  在工业高新技术领域,组织实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高端家电、石油化工技术与产品、汽车与零部件、核心芯片设计与制造、重大关键装备、新型发光与显示系统、电子新材料、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技术及产品、新能源等10大专项。

 

  在现代农业领域,组织实施生物遗传资源创新利用技术、动植物病虫害防治与农产品安全技术、生态安全与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主要农产品保鲜加工技术和农业装备技术等5大专项。

 

  在社会发展领域,组织实施重大疾病防治与重大药物创新、中医药现代化、城市群污染治理、饮用水安全保障、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等5大专项。

 

  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一)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遵循“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方针,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以共享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重点建设以实验室体系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科技网络服务平台等为主体的全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二)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支柱产业和重点发展的产业需求,按照政府引导和扶持,企业化运作的模式,在具有特色和优势或者可能形成新特色新优势的领域,建立一批国内一流的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中心或研究开发院。

 

  (三)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企业研究院建设。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企业现有研发创新机构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组建研究开发院,从事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公共技术的研究。

 

  (四)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以专业创新创业服务中介机构为主体的知识传播和技术扩散体系,包括各类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评估咨询机构、职业培训机构、科技信息中心等,形成组织网络化、服务社会化的创新服务网络,发挥其联系各创新主体,促进互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五)科研条件建设。以大学、科研院所为主要依托建立一批高水平开放式的公共实验室,重点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社会公益性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究开发提供基础设施和环境,形成一支创新的核心骨干队伍,加强和组织开展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依托科研院所建设一批重点科研基地,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技术推广与示范、科技培训及科普教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点击:19154




  [关闭]  [返回首页]